永安十二年,五月初二卯時。
近來陰雨連綿,京郊附近己有不少居民房屋出現漏水,一部分房屋則出現坍塌的情況;京城內則有乞丐也因天氣低寒生病,更有因風寒無醫而亡。
靖德帝更是於今日早朝時多次提及此事,似乎是想從朝中選擇合適的人去處理此事,但朝中就如何處理產生分歧。
一派認為應將郊外的災民同城內流民統一送往安濟坊安置,病故的之人則在登記數目後進行銷燬;另一派則認為城內安濟坊無法同時安置這般大規模的百姓,城內城外應由戶部分開管理,在災情穩定後處理屍體。
皇帝聽完兩派大臣的意見後,僅僅隻是讓幾位大臣留下後便讓身邊太監宣告退朝。
走出乾清宮後,顧子鶴心中才湧現出真實感。
一連十多日的雨,今日這些日子中是少有的晴天,想來今日的施粥會比以往容易些。
顧家在大雨接連下了三天後便己派下人送些吃食與禦寒的衣物了,隻可惜這雨來勢洶洶這物資到底是晚送了一步。
“鬆之,等會!
禦史台的早膳這會還冇出來!”
一道清朗男聲在顧子鶴的身後喚他。
他停下腳步等著身後人。
“走這麼快,可是今日有你愛吃的棗泥蟹粉糕?”
那男子繼續說道。
禦史台是有一間小廚房的,隻不過先前可冇有師傅辰時就在裡麵做飯,是幾個新進禦史台的小輩們自己從俸祿拿了點出來,額外請師傅們早上做些糕點來吃;禦史台其他大人則是讓府中下人送膳食來。
不過有些時候,那些大人們也會從小廚房拿些糕點走。
“子安,你就彆打趣我了,師傅們做的糕點向來隨意,是你走的太慢了。
再說唐大人不是要我們這幾日整理卷宗嗎?
再不快些,你隻怕又要被訓。”
顧子鶴搖頭對著趙子安道。
趙士晟似是想到什麼不再說話,隻是默默加快了步子。
“我竟不知禦史台的唐大人有如此威名,讓底下人怕成這般模樣?
那本王怎麼冇被你們的唐大人蔘一本?”
眼前白袍男子笑著問道。
顧子鶴與趙士晟二人皆是一愣,旋即立刻反應過來向麵前人行禮。
“下官顧子鶴,見過永樂王。”
“下官趙士晟,見過永樂王。”
被稱作永樂王的男人將他二人扶起“免禮,本王向來不在乎這些,你二人無虛行此大禮。”
永樂王沈慕回長安王之子,與長安王一樣為風流之人。
喜風流雅事、為人卻是放浪形骸,縱情享樂;常常能在各大酒樓、戲院看見他的身影。
“多謝王爺體恤,但為禮以教人,下官該有的禮數理應周全。”
“原來小顧大人禮數這般周全,怎的前不久那般議論大人?”
麵前王爺一雙桃花眼目光灼灼的看著他, 眼尾上揚唇邊帶笑。
顧子鶴向來不擅長處理這類事,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話。
他現在愣神的樣子被沈慕回看在眼裡,現在顧子鶴像什麼來著?
好像是木頭。
“回王爺的話,是下官一時失言,禍從口出,還請王爺莫要責怪鬆之。”
趙士晟立刻回過神來說道。
現在隻求王爺莫要告知唐大人了。
趙士晟隻能在一遍又一遍的在心裡祈求道。
“鬆之。”
沈慕回用極輕的聲音說了一遍,好似在呼喚特彆重要的事一樣。
隨後趙士晟便聽到那風流王爺笑著說道:“鬆之,還真是人如其名,木頭一般。”
這下輪到趙士晟發愣了,王爺怎的突然這麼說?
這可叫自己怎麼回話?
顧子鶴從未聽過這般說過自己的名字,一時氣極竟連禮法都拋到腦後,連自己說了重話也不在乎了?
“不敵王爺,風流倜儻、才子儘興啊!”
等到趙士晟悄悄扯了下他的衣角後,才知自己說了什麼不顧禮數的話,一時間耳朵迅速染上緋紅。
眼前人的動作都落在了沈慕回的眼裡,他覺的有趣。
“小顧大人,怎的同姑孃家一般這樣容易害羞?
本王倒是有些喜歡上你了。”
說罷便搖著扇子離開了,留著顧子鶴和趙士晟在風中淩亂。
“王爺到底是什麼意思?”
趙士晟看著顧子鶴問道。
顧子鶴也不明白王爺的意思,隻得搖頭向著禦史台方向走。